第三章 玉体惊梦(15/35)

说。

“照你说的,现在的就写不出伟大的作品了?”成雁又问。

“不是的,恰恰相反,现代能写出更伟大的作品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首先是因为现代接触文学的介质更先进了,更加现代化了。如电脑和国际互联网的兴起,使们足不出户,即可看到全世界最好的作品,看到古今中外的优秀著作;其次是们可以更加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。们不一定通过自身的体验,即可知道很多事,报纸、电视等媒体每天都在说社会上发生的各种事。再这就是作家从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,成了一种职业,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写作,这也是产生好作品的有利条件。还有,社会的开放程度加大了,作家的写作领域放宽了,有了更多可以表现的题材。如现在的同志文学、网络文学以及所谓的文学等等。当然不是每都能成为好作家,好作家需要很多特定的素质。基本功当然是不可少的,最主要的还是作家本的心理素质起重要的作用,要具备大悲悯、大气魄、大胸怀,还要有超的感知能力和一定的生活积累。大悲悯就是有广泛的同心,见到苦难中的就想到假如那是自己怎么样。大气魄就是要开掘一个刻的主体,这样就可以使你的作品站到一定高度,不至于就事论事。大胸怀就是能容忍,不要轻易去骂某一类,万物存在皆有其理,凡事先站在对方角度想想,感受感受,这样心态平和了,写出的作品也就具有了更大的包容。”任凭越说越慷慨激昂,好久没有这样谈话了,他觉得非常畅快。

“你真该去当专业作家,我看你有那个气质。”成雁说。

“专业作家?我还真做过这梦。不过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。高中时我就写了很多作品,因为那时我的作文好,每一次作文课老师就要把我的作文当范文念。慢慢地来了兴趣,自己就写,见到什么写什么。梦想着当一个作家。当然那时写东西也不求发表,纯粹是心灵的流露。结果中文系也上了,也没当成作家。现在的我,怎么说呢?只能说还是凡心不退吧。当了个小官,就有点飘飘然了,久的文学也丢了。自从组织上找我谈话到现在一个多月了,基本上没摸书本,没写过一个字。我总觉得文学和政治——具体说就是仕途——是不相容的,走向了仕途,就觉得文学没意思了,进了文学领域就不想再做官。怎么才能使二者结合起来呢?我还没有找到好办法。再说学文的就不擅长搞政治,当今的政坛,你见几个文做大官的?很少。相反,理工科毕业的多一点。为什么?这里面也有其内在的原因,学文的擅长感思维,遇事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