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(2/4)
院下放一批年轻法官来村里普法,他是领队之一。拉着他将财产归属问了个清清楚楚,还让法官帮忙立下遗嘱,做好公证,确保一切万无一失。任叔也曾经私下告诉我,
怕我一个
受欺负,早早安排这些
为我壮声势。
“我们开始吧,好吗?”老赵笑着和我打了个招呼,然后将他的公文包放在桌子上。
“任莎,你将她的全部财产遗赠给你,”他轻快地说道,首先将一张宅基地图纸摆在我面前。
老赵的手指在宅基地的边界移动,我的眼睛追随他的手指,惊讶地问道:“这都是的?”
就我一个亲
,她将一切留给我,我并不奇怪。然而看着眼前的图纸,我还是稍稍震惊。从地形图看,这个院子比我以为的要大一倍。
老黄立刻给了解释,早年政策不严时,
将隔壁的院子买下来,说是等爸妈老得打不了工时分出去住。后来爸妈出了事儿,政策又规定旬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,
索
将两家相邻的院墙拆除,合并成一个院子。这一下,宅基地面积占了几乎两百平方米,远远超过政策规定的上限。好在这个院子不占耕地,而且中间有个几乎一米高差的土坡,就算村里要回去也只会变成杂
丛生的荒地。都是乡里乡亲,村领导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。
因为想多分些责任田,所以我的户
一直在旬村没有迁出去。现在省了很多手续,我只用签个字,这么大的院子就成我一个
的了。当然,土地仍然是村里的,好在农村有福利。我可以不花钱得到地皮的使用权,还能长期占有。而且,土地上的房子、树木、菜园等等实打实是我的财产。我可以将这些卖出,村里会非常愿意出一笔钱得到这块地和宅子。
的责任田仍然在承包期内,所以我还有七八亩的耕地。原本没有这么大,只不过旬村想种地的村民一年比一年少,很多
都选择到城里或镇子落户,得到一笔政府补偿自愿退出农村土地。这些土地被村子收回,再分配到愿意种地的
家。爷爷和
一辈子都在农村,从未离开,年龄越大分到的土地反而越多。后来,他们把地承包给任叔,什么都不
心,只收租金。虽然每年也就千把块钱,但
够电费、气费和话费这些最基本的生活账单绰绰有余。
爷爷一辈子节省,粮食、蔬菜全是自己种自己吃,只有需要水果或
之类的食品,她才会去镇子购买。如今,
最主要的收
来源是后院坡地的温室大棚。
这个温室大棚还是拜爷爷所赐,据说,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