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七十九章 征服之路之选美比赛(2)(1/3)
晚清,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。那时候科举还没有被废除,有事没事国还喜欢考考试,西方
除妄想一打开大清国的国门,就让他的国
一切听从指挥,比如诸事来场民主选举,别
费那么多笔墨纸砚,考来考去。
任那些洋把西方的政治选举说得天花
坠,大清国的良民们也不为所动,我考我的科举,你选你选举,咱们井水不犯河水。
但总会有第一个吃螃蟹的。晚清时的上海,自开埠以后,受西洋文化的影响,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,都有开风气之先的举措。洋
洋事见得多了,西餐也吃了,四
马车也坐了,回力球也玩了,洋泾浜英语也会讲,买办也会做,那么投票选举也就没什么不敢试或不肯试的了。
投票选举啥呢?选美。晚清时的上海,相比与当时的中国其他地区,要繁荣娼盛一些。经济一繁荣,娱乐业自然而然也就跟上去了。当时的上海,
多,文
多,洋
多,小报多……总之,是个经济繁荣,生活内容丰富,但同时国恨家愁也无处发泄的城市,憋不住的文
名士们,开始主持起
评花榜活动来。
首开花榜的是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作《官场现形记》的作者李伯元。李伯元,名宝嘉,别号南亭亭长,生于世宦之家,他祖父、父亲、伯父都是科第出身。但李伯元的思想要比前辈们开放得多,写小说骂官场骂腻了,李伯元办起了报纸。
光绪二十二年(1896年),李伯元创办《游戏报》,他在《游戏报·告白》中公开宣称:“上自列邦政治,下逮风土……无义不包,有体皆备。”李伯元说到做到,首创在报纸上开花榜、捧
的风气,使得《游戏报》在上海各界广受欢迎,销量一路飙升,李伯元自己也得到了“小报鼻祖”、“骚坛盟主”、“花界提调”等等褒贬不一的声名,名噪一时。
1897年,李伯元亲自制定《游戏报》花榜的“凡例六条”,即评花榜活动的选举标准,如:一、统申江而论,隶乐籍者凡三千余
。万紫千红,讵能遍阅?此次花榜,悉凭荐书多寡为定,益复参以舆论,以昭平允。二、定一甲三
,二甲三十
,其余悉置三甲。沧海遗珠,知不能免,挂一漏十,阅者谅焉。三、如曹梦兰、陆兰芬、花翠琴、花玉田、谢湘娥等,或久饮香名,或早树艳帜,或华年已去,或身份自高,似不必再与群芳争胜,故不录
等等。
由此可见,花榜分色艺两项,划为一甲、二甲、三甲,不用动笔,不用卷,但仍然需要打分,亦还在模仿科举考试,有区别的是采用了投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