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虚惊一场(4/14)
的时刻,一者怕有趁虚而
攻
皇城夺权,二是因为皇帝要祭祀天地
免不了出宫,所以这看似热闹的时候往往也是戒备最是森严的时候。
刺杀,造反,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先例,说难听点当皇帝的根本不知道该相信谁。再高明的皇帝都不能确保万一,看起来再忠诚的也是知面不知心,所以这时候最重要的是防范于未然,说难听点刺客要是刺杀成功的话你把他千杀万剐也没用,自己小命都丢了还哪有那么多的说道。
明面上是十万禁军随行护驾,一条长龙黑压压的一片极富威慑力,说难听点谁看了都会觑之三分,但刺杀这事一向是暗地里进行的,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的道理谁都懂。所以暗地里到底有多少兵马没清楚,而海陆空三军齐出不说,御用拱卫司也是倾巢而出,可以说一切的保卫力量在这时候都发挥到了极致。
这次明里暗地到底多少兵马没清楚,不过肯定是好手倾巢而出,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绝对不容许出什么茬子,严重在这重要的时候哪怕是刺杀不成功,但只要把事闹得沸沸扬扬的话对于皇帝来说也很容易身败名裂,这是个绝对不容许出任何
子的敏感时刻。
祭祀一行进行得特别的顺利,虽然严阵以待但只要不出状况的话就是最好的结果,毕竟做好周全的准备是一回事但谁都不希望真的出事。三天过去龙辇顺利的返回了京城,迎着百姓们的注目礼浩浩的回了皇宫。
百姓们看到的只有普天同庆的狂欢,因为按照惯例不管这新皇帝是仁君,明君,君还是昏君,刚登基的时候肯定是有一系列惠民的国策下达,
品再恶劣这时候都得怀柔四海,难得的改朝换代或许对于当官的来说是一次生与死的考验,但对于百姓而言绝对是一次改善生活的良机。
随同圣驾归来的还有一直跟随的百官,其实现在大明上下的官员多得要命,各种部门各种职位多得数不胜数。说难听点各省的封疆大吏加上地方将军合起来都远不只三百,不过这时候能跟随的所谓百官绝对是犬升天的那一类,过程中虽然累但对于仕途而言绝对是好事,只要
了这个名单
后绝对是飞黄腾达,有时候这是封疆大吏求都不求不来的机会。
回到宫里朱明浩就径直的回了内宫,将穿了三天的盛装一换就准备上朝了,换下的那衣服臭得几乎连闻都没敢闻,三天舟车劳顿的汗臭和汗酸味
结在一起,绝对能把
熏得吐出来。
对于新皇帝而言时间实在是太过紧迫了,哪怕现代化的出行速度很快,但那么多的事一起
确实是疲惫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