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 买米大业(3/6)

每个米铺商点清数目后,都会把一张单据递给旁边的管事,管事确认无误后,才挥手让外面的米行保镖们放行。

这些大米的领取地点,就是那一个个敞开的大店面了,这里就是“潘氏米行”对苏州城外五百万居民出售大米的地方。

苏州城非常的大,就有三百万,而所谓的苏州城外,只是指苏州城外五十里以内的,这部分的就有三百万之多,他们其实和西凉城外的那些农民一样,生产着吃穿住用等各种生活用品,提供给苏州城里的

苏州的地价太高,很少有拿土地种粮食的,大多数都拿来种花、种茶树、种桑树、饲养各种家禽、做瓷窑:…这些无论哪一样都比种粮食值钱。故而就算是在城外,大家也没有多少粮食,全赖各个米铺供应。杭州和扬州的况也和苏州差不多。不是说江南是鱼米之乡吗?怎么这里的都不种粮食?谁说不种了?

在一些宽广的、河道叉的平原上,江南至少有五千万亩的土地专门种植各种粮食,包括大米、玉米、红薯等等几十种粮食作物,这些土地都控制在江南总商会的手里,每年都统一雇专门种植,别说这样一来不但使用的力少,产量还能有大量的提升。

江南的粮食不仅仅供应江南,北方京城还有许多贫困的州县,粮食都会从这里运出,很多时候,皇帝和朝廷都很愿意让江南用粮食冲抵税赋,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什么都不重要,但粮食一定不能没有。

江南的商们也乐得如此,在他们来说,别说这五千万亩土地的粮食够用,就算没有,他们也会去海外的海岛购买粮食回来,充当税赋。因为航海所带来的利润远远大于种地带来的利润,商们都很聪明,何必舍大求小呢?

每天,米铺商来来往往,络绎不绝,原因倒不是生意有多好,而是各大米粮行为了控制囤货居奇,每次只卖给他们最多三天数量的大米,不过米铺商们也没有多大的反感,毕竟这样的话,所需要的资金就少了许多嘛!

我走进一个稍微空闲一点的柜台,一位拿着算般在劈里啪啦计算着的掌柜,马上就笑嘻嘻的站了起来:“哟,是扶桑的客啊,来,请坐请坐。”

“潘家米行”的招待方式和上官家族差不多,只不过点心少一点,只有一杯清茶和一块厚厚的饼。

想想也是,去江南总商会苏州分部的是些什么?来这里的又是什么

与其用什么致的糕点招呼,还不如用厚厚的饼,不然这些做力气活的米铺老板吃了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